編者按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按照黨章規定和黨中央統一部署,全國 38 個選舉單位選舉產生了 2296 名黨的二十大代表。黨的二十大代表是共產黨員中的優秀分子,具有先進性和廣泛代表性,是經各級黨組織逐級遴選產生,肩負著 9600 多萬名黨員、490 多萬個基層黨組織的重托,凝聚著全黨的意志,承載著人民的期望,將光榮地出席黨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他們中很多是來自生產和工作第一線、在各行各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模范黨員。新華日報、交匯點新聞 9 月 27 日起開設 " 二十大代表風采 " 欄目,重點介紹江蘇生產和工作一線黨員代表的先進模范事跡,以學習和弘揚他們的優秀品質和精神風范。
" 老小區人口密、空地少,垃圾房放哪,大家‘寸土必爭’。" 黨的二十大代表,文昌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鄭翔說,這樣的議事會,最近開了不下 10 次。當晚,議事會 " 議 " 到晚上 9 點多,大伙達成共識:垃圾房向東北稍微移動一些,拖運垃圾車輛在小區外圍作業。
9 月 1 日起,《揚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在揚州全域施行。有人抱怨:扔垃圾也變得不輕松。鄭翔說,居民一時間不理解很正常,陣痛期肯定會有。她逢人便說,垃圾分類堅持下去,肉眼可見的是蚊蟲少了,環境更整潔了,長遠看造福子孫,何樂不為?
為方便社區老人扔垃圾,鄭翔想了不少辦法。每天,一輛 " 流動垃圾車 " 走棟串戶,開到各單元門口,老人們將事先分類好的生活垃圾拎至樓下等候。小區 60 歲以上的老人占六成,清早就要出門扔垃圾。為此,鄭翔與負責 " 流動垃圾車 " 的志愿者商量,把收運的時間再提前一點。
" 黨員帶了個好頭。我們把垃圾分類行動黨支部建到單元樓里,黨員們活躍在樓棟、單元,帶動居民積極垃圾分類。" 鄭翔說,她打算從黨建服務 " 供給側 " 發力,引導社區能人、專業人士參與到社會組織中,開展專業服務、治理行動等,提升社區磁吸性。
鄭翔說,加裝一部電梯總費用 40 多萬元,政府補貼 16 萬元,居民共出資 21.5 萬元,剩下費用都納入老小區改造," 想加裝電梯的居民越來越多 "。
6 月底,15 棟 1 單元電梯投入使用。居民李樹香告訴記者,丈夫患病不能爬樓,她家在 4 樓,加裝費花了 3.5 萬元。一二層樓居民不出錢,電費、維保費也全免,大家很快統一了意見。
鄭翔總說,服務要落小落細,把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今年,她在揚州市兩會期間提出的 " 關于 0 — 3 歲托育政策扶持的建議 ",被列為今年揚州市人大常委會重點督辦代表建議之一。她聯合社會組織打造文昌花園嬰幼兒照護服務中心,為學齡前兒童提供 " 家門口的日托班 " 服務,解決雙職工家庭的煩心事?,F在,中心迎來近 30 名嬰幼兒,提供孩子們日間照料、早期教育、親子活動、兒童發展評估等家庭教育的支持與服務,幫助解決雙職工家庭 " 帶娃難 "。
翻開厚厚的《文昌花園社區志》,16 年社區發展史寫滿了鄭翔參與社區建設、服務百姓的點滴。而在這些生動故事背后,是鄭翔對基層治理機制的苦心探索:從組織動員居民參與的 " 一核三環 " 居民參與社區治理標準化實施體系,到黨建引領下新型鄰里互助自治模式,再到探索建立以社區為主導、社會組織為樞紐、社會工作者為支撐、社區志愿者為輔助、社會慈善資源為補充的 " 五社聯動 " 高質量運行機制。
來源:交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