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1177v"><form id="1177v"><nobr id="1177v"></nobr></form>

    <noframes id="1177v">

      <noframes id="1177v">

      <noframes id="1177v">
      <em id="1177v"></em>
        關于ZAKER ZAKER智慧云 免費視頻剪輯 合作 加入
        現代快報+ 昨天

        一名醫者的十年:用仁心守初心

        現代快報訊(記者 楊亦文)今年 40 歲的韓瑜是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豫新醫院的醫生,作為一名全科醫生,他每一天都非常忙碌,不是在門診坐診,就是上門送醫送藥。

        △韓瑜

        韓瑜出身于四代醫生世家,無論在哪里工作,在哪個工作崗位上,他都始終牢記祖輩的囑托、醫生的職責,盡心盡力救助每一位患者,幫助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這也是他 10 年中最大的感觸:作為一名醫者,注重人文關懷和提高醫療技術同樣重要。

        自費購買 180 多個小藥箱送給患者

        9 月 20 日上午 10 點多,現代快報記者在豫新醫院見到了正在診療的韓瑜。從上午 8 點上班開始,他已經診治了 47 名患者。

        一位 60 多歲的老大爺得的是高血壓病,經常感覺不舒服。" 你加我微信吧,感覺不舒服了可以隨時聯系我!" 老大爺不會加好友,韓瑜拿過手機幫他操作,并把自己備注為 " 韓醫生 "。" 大爺,您下次不舒服了,可以隨時給我打電話或發微信!"

        2021 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 100 周年,韓瑜作為一名黨員,也想做點有意義的事情。他想為行動不便的孤寡老人贈送 100 個家庭小藥箱。韓瑜很快就購置了小藥箱,并根據每名老人的不同病情配備了不同的藥物,利用每次巡診的機會送給需要的老人。85 歲的賈大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擴張、高血壓病及失眠癥,需要長期口服藥物。韓瑜送來的愛心小藥箱里,配備了 3 個月的降壓藥等。這讓他非常感動:" 以前我隔幾天就去找韓醫生開一次藥,年齡大,腿腳也不好,每次去醫院開藥都很不方便。愛心小藥箱里不僅有降壓藥,還有碘伏、棉簽、創可貼等,對我來說作用真是太大了。"

        截至目前,韓瑜送出去的小藥箱已有 180 多個,總價值超過 15000 多元。

        自費成立救助基金,隨時幫助他人

        在工作中,韓瑜發現不時有患者遇到緊急情況但錢不夠,看到他們因為缺錢無法取藥、診療甚至轉院而著急無奈的樣子時,他就想著怎么做才能幫助到他們。

        后來韓瑜想到了一個主意并得到了家人的支持,那就是從自己的工資中每個月拿出一部分成立永濟救助基金,隨時幫助大家。一開始救助基金總額為 500 元,救助基金不僅用于患者忘記帶錢、充話費、買藥,還可為病人買飯等。忘了帶錢的患者受到救助后,絕大多數都還了錢。韓瑜說,他設立的 " 永濟救助基金 ",自己都是按月統計一次,如果超支,下個月他就會及時補齊。隨著時間的推移和需要,基金的規模也在不斷擴大,逐漸增加到 1 萬元,現在已經增加到了 5 萬元。

        小到幾塊錢的藥錢、一餐早飯,大到幾百元、上千元的急救費用,只要需要,韓瑜總是第一時間出手相助。

        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2018 年,韓瑜牽頭成立了 " 永濟醫療救助團隊 "。" 最開始團隊只有兩個人,經過幾年的發展,現在團隊已經有 18 人了。" 韓瑜說,自成立以來,他和 " 永濟醫療救助團隊 " 的隊員們利用休息時間,義務為轄區的孤寡老人等困難群體檢查身體、看診送藥,已累計服務 1700 多名慢性病患者,很多老人把他們當成了家人和朋友。

        在韓瑜看來,注重人文關懷對患者尤其重要,不管是送小藥箱,還是成立救助基金,都是他從醫的 " 初心 " 之一。

        因為全心全意幫助患者,一如既往地做好事、樂于奉獻,韓瑜先后獲得了 " 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 "" 宿豫好人 "" 宿豫區優秀共產黨員 "" 宿豫區抗疫優秀臨床醫師 "" 感動宿遷十大人物 "" 江蘇省優秀基層骨干人才 "" 江蘇省百名醫德之星 " 等榮譽。

        親歷醫療改革

        2018 年 7 月,韓瑜從之前的鄉鎮醫院黃墩醫院調到城區的公立醫院豫新醫院。

        在黃墩醫院,韓瑜得到了迅速成長。" 因為醫院距離城區比較遠,常收到一些重病、危重的病人。跟在老醫生的后面,我確實學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識!" 經過多年的歷練,韓瑜的經驗越來越豐富。

        近十年來,韓瑜一方面研讀祖輩留下來的古醫書,一方面向父親以及有經驗的老醫生學習,他的醫術也在逐漸提高。特別是進入豫新醫院后,他開始在慢性病領域進行系統地鉆研、探索。" 出去學習的機會也更多了,我先后到南京、徐州的一些大醫院跟隨專家、教授學習,讓我受益匪淺。"

        2014 年,韓瑜考上了執業醫師,2018 年被評為主治醫師。

        十幾年下來,韓瑜說,不僅他個人成長了,而且也目睹了宿遷醫療衛生事業的變化和發展。

        眾所周知,宿遷的醫療改革全國出名。作為親歷者,韓瑜認為,宿遷的醫改集聚了一批好的醫療資源,醫療市場的有效競爭,不僅提高了醫療水平,更方便了廣大患者。

        特別是近幾年,以他工作的豫新醫院為例,2017 年之前是社區衛生防疫中心,僅承擔防疫、疫苗接種的功能。2017 年搬到新址更名豫新醫院后,整個醫院四層樓使用面積達到 4800 多平方,多個門診開始接診,此后逐漸發展。到目前為止,醫護人員增加到了 86 人,科室增加到了內科、外科、中醫科等 10 多個科室,特別是慢性病 ( 高血壓、糖尿病等)、兒科、中醫、犬傷等科室已經成為特色科室,在患者中享有一定聲譽。而且醫院還先后添置了呼吸機、除顫儀等設備,可以更好地幫助患者。

        不僅有硬件的提升,國家出臺的種種利好政策也極大方便了群眾,減輕了群眾負擔。" 以前,農村大病合作醫療的報銷比例只在 40% 左右,大部分還需要群眾自己負擔。經過這些年的改革,目前都稱為居民醫保,看病的報銷比例基本上都在 80% 左右,多的能報到 85%,剩余的部分有的還可以進行二次報銷。特別是以前有的病種、有的藥不能報銷的,現在也都可以報銷了!"

        無論是個人技術的提升,還是醫院整體環境的改善,在韓瑜看來,都是為了更好地幫助患者,減輕患者的病痛困擾。" 作為一名醫生,一名黨員,我始終不會忘記初心,將繼續努力精研醫術,帶領公益團隊為患者服務,做好廣大群眾健康的守護者!"

        (編輯 張宇)

        社會新聞

        社會新聞

        人間有情 社會有你

        訂閱

        覺得文章不錯,微信掃描分享好友

        掃碼分享

        熱門推薦

        查看更多內容
        龚玥菲无码

          <noframes id="1177v"><form id="1177v"><nobr id="1177v"></nobr></form>

          <noframes id="1177v">

            <noframes id="1177v">

            <noframes id="1177v">
            <em id="1177v"></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