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1177v"><form id="1177v"><nobr id="1177v"></nobr></form>

    <noframes id="1177v">

      <noframes id="1177v">

      <noframes id="1177v">
      <em id="1177v"></em>
        關于ZAKER ZAKER智慧云 免費視頻剪輯 合作 加入
        新周刊 昨天

        地圖上搜不到的打卡地,站滿了人

        每個通向遠方的夢想,都應該得以實現。/ 受訪者提供

        在普通人眼里,飛機可能只是一種出行方式;但在飛友們的眼中,任何一個飛機發出的信號,都能催生身體里的腎上腺素。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飛友們對飛機的喜愛,大多都是緣于某一瞬間的邂逅。

        誰都有第一次看飛機和第一次坐飛機的時候。普通人都是如此,更何況因為飛機而結緣的飛友們。但不能否認的是,作為一種航空工業衍生出的亞文化,飛友對推動航空事業發展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 國產大飛機 C919 拿到中國民航局頒發的飛機型號合格證了!"

        9 月 29 日,C919" 領證 " 消息剛一出爐,迅速沖上了微博熱搜第二位。中國人距離實現坐上國產大飛機的夢想,又近了一步。

        " 下次見面,就該是買機票的時候啦。"/ 人民視覺

        搭飛機這件事,的確會讓人上癮且回味無窮。沖上云霄、掙脫重力飛向天空,望著飛機舷窗外的藍天白云,總會讓人歷久彌新。登上飛機前,靠在航站樓透明的落地玻璃,看著外面一架又一架涂著不同涂裝的飛機騰空而起,暢想這段旅途必將順順利利,這是每個人最自然的想法。

        滿足實時看飛機起降的愿望,當然不只在航站樓的玻璃幕墻里。

        今年暑假,廣州市白云區人和鎮漢塘村里的一座平平無奇的農村小樓突然成了熱門景點。不少男女老少手里舉著長槍短炮,聚集在這棟農村小樓的樓頂,往往一呆就是一天。

        這是廣州最著名的飛機觀景臺,它有著一個接地氣的昵稱——阿伯樓。無數人從四面八方慕名前來,只為在這里看這些 " 大鳥 " 們飛向藍天的瞬間。拿著長槍短炮的航空愛好者們三五成群,興奮地互相報著數據,瘋狂旋動鏡頭捕捉飛機們的身姿。

        人們慕名而來,只為與各種各樣的大飛機赴一面之約。

        在國外,航空愛好者被稱為 "plane spotter",直接翻譯為 " 觀機者 "。在中國,它有著一個更有人情味的稱呼——飛友。

        2019 年上映的電影《中國機長》里,就描述了飛友的日?;顒樱寒敽桨囡w機出現突發狀況時,飛友們用自己的力量第一時間跟進,表達對飛行安全的關切。

        電影《中國機長》是根據 2018 年 5 月 14 日川航 3U8633 航班備降成都的真實事件改編。/《中國機長》

        在普通人眼里,飛機可能只是一種出行方式;但在他們眼里,飛機騰空而起的推背感,以及降落時輪胎和地面急速摩擦產生的煙霧,任何一個飛機發出的信號,都能催生身體里的腎上腺素。

        活躍在社交媒體里的飛友,不只是年輕人的群體。有些是攝影圈里的 " 老法師 ",有些是興趣相投的學生,更有身著制服的民航機長。

        但在他們的鏡頭里,每一張和飛機有關的照片,都讓人心潮澎湃。

        屈指一算,我上一次搭飛機出行已是在去年的某次出差采訪。新聞畫面里反復出現的 " 阿伯樓 " 和 " 飛友 " 兩個名詞,成了我好奇的動力源泉——

        這個神奇的地方和這群神奇的人,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征服各大社交平臺,讓無數人為之著迷?

        為了探尋阿伯樓——以及樓頂上的那群飛友,我決定去一探究竟。

        那棟火遍全網的阿伯樓

        從廣州市區前往廣州白云國際機場,在城市北面的三元里駛上機場高速便可直達。然而前往距離白云機場兩公里外的阿伯樓,則需要繞一個圈。

        在機場旁邊的高增村駛出高速,沿著流溪河一路向北,七拐八繞之后,一條被柏樹覆蓋的兩車道鄉村公路出現在我眼前——這是漢塘村現在唯二的對外通道。

        導航上距離機場的直線距離越來越近,飛機降落時發出的聲響也越來越清晰。柏樹路兩側大大小小的建筑物都掛上了巨大的橫幅,告訴來來往往的人這里將會成為白云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的范圍。

        公交車在柏樹路盡頭的十字路口處停了下來。繼續向右開大約 500 米,一棟四層高的毛坯房映入我的眼簾——這,便是火遍全國攝影圈的阿伯樓。

        看上去這只是一棟外表平平無奇的四層毛坯小樓。

        屋主李伯熱情地和我打招呼。已過古稀之年的他,一輩子都生活在漢塘村,和其他在村里頤養天年的老人別無二致。數年前,他為兩個兒子建起了這棟樓房,后來聽說機場要擴建,房屋可能要征拆,便不再裝修。

        屋內只有一條僅容一人通過的樓梯。拾級而上,屋外的景色逐漸清晰了起來。登至樓頂,一束光從照進樓梯間,眼前一切變得豁然開朗——白云機場東側的跑道、1 號航站樓的輪廓,在樓頂上一覽無余;飛機起降的一舉一動,也能輕易觀察得到。

        整個白云機場豁然開朗。

        飛友臥龍是這里的" 老???"。家住人和東華村的臥龍平時只要有空,就會帶上自己的單反來到阿伯樓,通常一呆就是幾個小時。在他的鏡頭之下,一架架看似普通的飛機,成了一件件鑲在天地之間的藝術品。

        " 蹲了幾個月,今天終于順利將這架目標飛機裝進圖庫里了。" 臥龍一邊看著單反里的那架大韓航空波音 747-8i 客機,一邊說道。

        飛友臥龍是這里的 " 老???"。

        不遠之處,一座廢棄的居民樓孤零零地矗立在樹林里,離飛機跑道更近。臥龍告訴我,那棟樓其實也是飛友到訪過的觀景臺之一。

        社交平臺上,與白云機場有關的觀景臺其實并不僅此一家。在白云機場西邊的花都區團結村,過去也有一座阿伯樓,村旁邊的土堆、煤堆更是資深飛友必打卡的地方。隨著白云機場落實擴建,這些觀景臺如今已經消失。

        盡管上班的地點就在機場旁邊的貨站,每天都能盯著形形色色的飛機來回起降,但臥龍心目中最理想的飛機觀景臺,還是在阿伯樓。

        " 在這里追飛機,除了視野開闊、環境極佳之外,更重要的是能夠遮風擋雨,更少不了李伯對飛友們的信賴和鼓勵。" 臥龍說。

        小小樓頂,五臟俱全。

        " 拍到 A380,別提有多開心了 "

        每一位來到阿伯樓的飛友,捕捉的目標并不相同。有人來這里追難得一見的彩繪涂裝,有人提前做好攻略登樓 " 集卡 " 國外航司的民航客機,有人的目標只是一天幾趟的貨運航班,有人登樓只為目睹首款國產支線客機 " 阿嬌 "(ARJ21-700 飛機,作者注)的身影。

        當然,也有飛友 " 來者不拒 ",用手里的長槍短炮記錄下每一架飛機起降的瞬間??扉T聲響起,一架飛機便定格在了相機之中。

        唯一例外的,是 A380 將要出現在跑道上。這個航空界里自帶流量屬性的 " 超級網紅 ",只要露面就必定會引起廣泛關注。

        南航 A380,到哪兒都是焦點。/ 視覺中國

        全國 65 家運輸航空公司里,惟有南航獨家擁有 A380。今年 2 月 24 日,注冊號分別為 B-6136、B-6137 的南航首兩架 A380 功成身退,飛往被稱為 " 飛機墓地 " 的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東南部的莫哈維沙漠。至于剩下的 3 架,目前依然執飛洲際商業航班,不久之后也將全部退役。(詳見我們之前的文章《巨型客機,你再沒機會坐了?》

        拍一次南航 A380,成了不少飛友們心儀的目標。然而大多數人能目睹 " 藍胖子 " 真容的機會只有周末的兩天——這兩天清晨,各有一趟航班從阿姆斯特丹和洛杉磯飛回廣州。

        飛友的話語圈子里,每一架飛機都是有生命的。而飛友們對它們的稱呼,多數是擬人之后的 " 他 " 或者 " 她 ",以及根據型號、機身等特點加上的昵稱——比如前文所述的 " 阿嬌 " 和 " 藍胖子 "。

        9 月 17 日恰逢周六,我再一次登上阿伯樓。從阿姆斯特丹飛回廣州的南航 A380 因故延誤到上午 9 點降落,阿伯樓上已經聚集了十數名飛友等待其出現。它注冊號 "B-6140",成了飛友們交流最多的內容。

        所有人都在等待著這位 " 藍胖子 "。

        臥龍也在人群之中。盡管之前拍過無數次 B-6140,但他仍然愿意 " 浪費幾十次快門再拍一次 "。" 畢竟誰也不知道哪一天就真的再也見不到了呢。"

        交談之間,遠處隱隱約約出現了 " 藍胖子 " 的身影。坐在樓頂陰涼處的飛友們騰地站了起來,紛紛舉起相機站在樓頂邊緣。" 藍胖子 " 落地的那一剎那,快門聲此起彼伏,直到駛向遠處的航站樓穩穩停下,快門聲才告一段落。

        出現在廣州的 A380 并非只有南航。每周六下午,一架披著阿聯酋航空涂裝的 A380 也會出現在白云機場的跑道上。全世界公認的 " 土豪航空 " 是絕對的吸睛物體,自然也是不少飛友的追逐目標。

        飛友 ND 君便是追這架飛機的其中一員。今年暑假,他從珠海來到廣州,錯過了 " 藍胖子 " 落地的時機,一開始內心很是沮喪。直到同行里有人說中午會有一架阿航的 A380 飛抵廣州,他便決定在現場等一等這個 " 巨無霸 "。

        " 那天白云機場剛剛下過雨,一開始心里很忐忑,擔心會拍不到,但是最終還是有驚無險。" 當看見飛機降落的一剎那,ND 君既興奮又震撼。" 壓在心底的那份快樂,看到它從云層中出現之后瞬間迸發出來了。"

        " 壓在心里的快樂,是 A380 給的。"/ 受訪者提供

        2008 年,A380 首次出現在珠海航展上,剛上小學不久的 ND 君翻看家里的報紙,發現頭版頭條是一架碩大無比的 A380。" 這個飛機居然有兩層,好神奇。"

        當時他并沒有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會成為這架 " 雙層飛機 " 的座上客。2011 年,簇新的南航 A380 投入至京廣航線,ND 君和家里人一起坐上了 A380 的客艙之內飛往北京。從此之后,他成了這架 " 巨無霸 " 的忠實擁躉。

        喜歡上飛機,只在那一剎那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飛友們對飛機的喜愛,大多都是緣于某一瞬間的邂逅。

        臥龍第一次對飛機感到癡迷大約是在 10 年前。一次下午放學時,學校課室里在投影播放流行歌曲的 MV,數十架民航客機在 MV 里反復出現,一下子吸引了臥龍的目光。

        MV 畫面中,一架披著美國西北航空公司涂裝的客機騰空而起,這一幕讓臥龍的印象格外深刻,起飛的特寫鏡頭牢牢地刻進了他的大腦里。幾天后的一次電腦課上,臥龍查閱資料了解到,這架騰空而起的客機是曾經風靡一時的麥道 DC-10。

        " 第一印象就覺得這架飛機太帥了。"望著樓外的飛機跑道,臥龍回憶道," 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喜歡上了飛機,喜歡上了民航。"

        DC-10 客機被譽為是三發客機的 " 經典之作 "。/Unsplash

        年歲漸增,曾經的孩童已經成長為有志青年,對飛機的感情也更加深厚。臥龍最喜歡的飛機是 DC-10 的 " 繼任者 " ——麥道 MD-11,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后一款三引擎寬體客機,機身十分耐看。盡管早已停產多年,但目前全球依然有 110 架 MD-11 作為貨機繼續服役,一個小目標也在臥龍心中催生開來—— " 集卡 " 式地拍齊這 110 架 MD-11。

        2019 年 12 月,為紀念兩航起義 70 周年,一架從國外回購的 75 歲高齡的道格拉斯 DC-3 客機涂上了前中國航空公司的涂裝,重走當年兩航起義的路線,從香港出發的第一站便是白云機場。臥龍聽聞這一消息,立刻和幾位熟識的飛友一起追這架難能可貴的飛機。

        這架古董級別的老爺機后來繼續飛赴上海、北京,重走了當年的路線。/ 視覺中國

        那天下午風和日麗,天氣正好,追機過程格外順利。70 年前的 " 老爺機 " 和 70 年后的現代機場同框,這幅穿越時空的畫面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議。" 我從來沒想過能有機會拍到見證歷史的畫面。"

        另一次印象深刻的追機體驗是在 2020 年。臥龍回憶道,阿根廷航空公司派出幾架包機進行 " 環球飛行 ",從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出發,經停西班牙的馬德里到達廣州,回程經停新西蘭首都奧克蘭后,回到布宜諾斯艾利斯。首架包機因故延誤到下午,臥龍和同伴們在機場貨站旁拍飛機滑入機位時,因為離飛機非常近,便和機組人員互相揮手致意。

        機艙里的機師們也非常友好地向前來迎接的飛友們揮手致謝。/ 受訪者提供

        看似平常的打招呼環節并沒有就此告一段落。幾天后,在場的一位飛友收到了一封來自南美洲的電子郵件,正是當班機師發來的一封感謝信。后來臥龍才知道,那位年輕的機師也是一名飛友,飛機落地之后發現有人 " 列隊迎接 ",格外激動,輾轉幾次之后才找到臥龍的同伴,用郵件轉達機組的萬分謝意。

        " 這是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情。"(應受訪者要求,郵件正文已去除個人隱私信息)/ 受訪者提供

        在地理意義上,阿根廷是距離中國最遠的國家,從北京到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直線距離約為 20000 公里,飛機直飛至少需要 30 個小時。然而在那一刻,兩個國家年輕人之間的誠摯友誼超越了地理距離,"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 成為了現實。

        " 可能他們也想不到,萬里之外的廣州機場跑道邊,會有一群‘有心人’在迎接他們;而我們也想不到,一次普普通通的揮手致意,會有如此暖心的續集。" 臥龍說。

        在他看來,喜歡飛機就和喜歡打球、喜歡玩游戲一樣,是一個很正常的愛好,盡管這個愛好目前依然非常非常小眾。" 人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只不過有些東西喜歡的人多,有些東西喜歡的人少而已。"

        " 追飛機自由 ",未來可期

        社交媒體上,阿伯樓被飛友列入了 " 中國十大飛機觀景臺 " 的名錄,和北京首都機場旁的八卦臺、上海虹橋機場外面的觀機長廊并列其中——盡管和其他機場周邊的觀景臺相比,簡陋的阿伯樓 " 有那么一點格格不入 "。

        雖然假期不多,但 ND 君搭飛機去過的地方并不少,追飛機的足跡也遍布大江南北。他告訴新周刊記者,飛友圈里不少飛友早已飛遍全國,更有一些飛友會提前編寫 " 追機計劃 ",只為見證一架飛機 " 首航 " 的瞬間。

        和一般人不同的是,每當去到一座新機場,ND 君會更喜歡去了解機場的配套設施,比如機場里有多少商店、多少餐廳,值機柜臺離安檢有多遠,過安檢之后要走多遠才能到登機口。

        去過的機場越多,ND 君對機場的印象也發生了變化。" 大機場有大機場的好,小機場也有小機場自己的優勢。"ND 君認為,一座城市的機場,就約等于是一座城市的門面,而在飛機的幫助之下,那些遙遠的城市也不再陌生。

        一座城市的機場,就約等于是一座城市的門面。/ 視覺中國

        全國 250 座民用機場中,支線機場占比將近 70%,對不少沒有搭過飛機的人來說,這些支線機場就是他們通往遠方的第一道門。

        根據《2020 中國副省級以下城市航空通達性報告》顯示,全國 14 億人口中,只有 4 億人感知過身處云端的感覺。

        無法忽略的一個事實是,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對飛機抱有興趣。最常見的場景,莫過于新機場開通時眾人紛至沓來前去打卡觀光時的 " 盛況 "。

        2020 年 8 月,廣西玉林的福綿機場正式通航。盡管只是一座只通向國內 12 個主要城市的支線機場,但機場旁邊的大片山丘上,常常站滿了前來圍觀飛機起降的當地居民。

        對小城市的居民來說,誰不對飛機出現而感到欣喜呢?/ 視覺中國

        時間再往前推,2019 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投入使用,當年十一假期接納觀光游客 51.8 萬人次,10 月 3 日當天的游客數量更一度高達 10.7 萬人次,是出行旅客的 23 倍。

        誰都有第一次看飛機和第一次坐飛機的時候。普通人都是如此,更何況因為飛機而結緣的飛友們。

        但不能否認的是,作為一種航空工業衍生出的亞文化,飛友對推動航空事業發展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今年 2 月 25 日,國家民航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發布《民用機場航空觀景設施規劃建設指南》。民航局機場司副司長朱文欣在發布會上表示,航空觀景是機場特有的體驗形式,機場將不再只是機場,除了滿足基本的出行服務需求以外,還承載了多元化綜合體驗,承載著人們的旅行意義和飛行夢想。

        早在一年前,這份《指南》開始面向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在飛友圈內就引起了很大轟動。不少飛友翻閱這份征求意見稿時,不僅發現自己長期堅持的愛好得到了官方定義,不少只存在于社交媒體上的國內外 " 寶藏機位 " 也出現在了參考資料匯編頁中。

        日本東京羽田機場 T2 航站樓的觀景臺,被全世界飛友公認為是追飛機的 " 寶藏之地 "。/ 圖蟲創意

        " 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因為觀景臺就相當于一個官方搭建的平臺,拉近了普通人與大飛機的距離,讓飛機及整個民航業不再神秘。"

        臥龍期待,日后新落成的白云機場 T3 航站樓中,會有一個真正能夠讓飛友們暢快淋漓地實現 " 追飛機自由 " 的地方——就像現在站在阿伯樓上,和五湖四海的知己們暢快交流一樣。

        " 最有意義的謝意 "

        2022 年注定是中國民航業不平凡的一年。2 月,南航的首兩架 A380 功成身退,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一個月后,東航 MU5735 航班在廣西梧州失事墜毀,牽動了全國人民的心。下半年伊始,民航進入暑運模式,三大航花大手筆買接近 300 架空客飛機引發廣泛關注;而在幾天前,C919 順利 " 領證 ",更是讓無數人振奮不已。

        與此同時,白云機場三期擴建項目工程不斷推進。一個月前,通向人和鎮中心的方華公路其中一段已經永久封閉,阿伯樓所在的漢塘村——以及周邊的若干個村落不久之后都將成為歷史。數年之后,這里將會變成新的航站樓、新的停機坪、新的飛機跑道,以及無數個從這里出發飛向云端的新的夢想。

        飛友們很珍惜在阿伯樓拍飛機的時光,但也不忘用最特別的方式表達謝意。

        今年 8 月底,有航空愛好者團體和南航共同組織了一次飛行體驗活動。參與這場活動的飛友們帶著阿伯樓屋主李伯和太太一起登上了 A380 ——這也是住在機場跑道旁邊的二位老人最喜歡的飛機機型,沒有之一。

        這一定是對阿伯最有意義的謝意。/ 微博 @空中客車

        暖心的一幕讓無數關注中國航空發展的人格外感動。" 阿伯樓的阿伯,讓飛友看了那么多飛機,飛友也帶阿伯阿婆看一次,非常有意義。" 航空科普作家瘦駝在微博里評論道。

        因為天空足夠遼闊,可以容下每個通向遠方的夢想。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臥龍、ND 君均為化名)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了
        龚玥菲无码

          <noframes id="1177v"><form id="1177v"><nobr id="1177v"></nobr></form>

          <noframes id="1177v">

            <noframes id="1177v">

            <noframes id="1177v">
            <em id="1177v"></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