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臺稱,預計 2 日 14 時至 6 日 20 時,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普遍下降 8-12 ℃,內蒙古中東部、東北地區、陜西大部、山西南部、黃淮、江淮、湖南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江蘇南部、浙江北部等地降溫 12~16 ℃,其中,內蒙古中部、黑龍江東部、吉林東部、河南南部、湖北、安徽中北部等地部分地區降溫幅度可達 18 ℃以上。而與此同時,2 日白天,江西、湖南等 7 省現 37 ℃以上高溫。
此前,中央氣象臺 10 月 2 日 06 時繼續發布了高溫黃色預警:預計 10 月 2 日白天,河南南部、安徽、江蘇西部、湖北中東部、湖南、江西、浙江中西部、福建、重慶東南部、貴州東部、廣西東北部、廣東北部等地有 35 ℃以上高溫天氣,其中,河南東南部、安徽、湖北東部、湖南中東部、江西、浙江西部、福建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最高氣溫 37~39 ℃,局地可達 40 ℃以上。
先是經歷同期罕見的熱,再經歷氣溫斷崖式下跌,南方的小伙伴趕緊備好厚衣服,從空調短袖到毛衣秋褲,可能只需一個晚上。
中央氣象臺稱,由于中東部大部地區前期氣溫較常年同期明顯偏高,南方 " 秋老虎 " 來勢洶洶,預計 3 日將達頂峰,35 ℃以上的高溫天氣覆蓋江蘇、浙江、江西等 10 省份,同期罕見。省會級城市中,南京、武漢、合肥、杭州、南昌等地或打破歷史同期最熱紀錄。
4 日開始南方多地冷熱急轉,穿衣節奏分分鐘被打亂。在熱得破紀錄的江南,冷空氣雖遲到但威力不可小覷。其中長江中下游地區,包括江蘇、安徽、湖北等地將直接從盛夏穿越至 " 深秋 "。像南京,3 日最高氣溫還有 37.4 ℃,4 日將降至 21.5 ℃,5 日只有 18 ℃,冷熱急轉氣溫驟降近 20 ℃。
據悉,寒潮天氣過程是一種大規模的強冷空氣活動過程。根據冷空氣國家標準,使某地的日最低氣溫 24 小時內降溫幅度 ≥8 ℃,或 48 小時內降溫幅度 ≥10 ℃,或 72 小時內降溫幅度 ≥12 ℃,而且使該地日最低氣溫 ≤4 ℃的冷空氣活動為寒潮。不過,因各地受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影響,寒潮標準也會有所不同。
為何此次冷空氣未達寒潮標準也發布了預警?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解釋,今年國慶節前后,我國南北方升溫明顯,多地氣溫創新高,而這一股冷空氣勢力非常強勁,將會給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造成劇烈降溫。恰逢國慶假期,劇烈降溫可能會對交通出行、生產生活有不利影響,從服務角度考慮,預報員可以酌情發布寒潮預警,這種情況在以往也有過。
氣象專家提醒:此次寒潮過程影響范圍廣、降溫劇烈,目前正值國慶假日期間,旅游出行人數多,需關注氣溫變化,及時增添衣物,謹防冷熱交替引發的身體不適;做好簡易設施、高空搭建物等的防風加固工作。
現代快報 + 記者 王新月 馮茜 / 文 徐洋 / 攝
(編輯 周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