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1177v"><form id="1177v"><nobr id="1177v"></nobr></form>

    <noframes id="1177v">

      <noframes id="1177v">

      <noframes id="1177v">
      <em id="1177v"></em>
        關于ZAKER ZAKER智慧云 免費視頻剪輯 合作 加入

        假期高速服務區“一樁難求”,道出了多少電車車主的無奈?

        每年國慶節的高速公路,幾乎都可以用一個 " 堵 " 字來形容,7 天長假加上高速免費,讓醞釀已久的出行計劃迎來集中爆發。

        而這次國慶假期,最能引起缸哥注意的,還是電動汽車的充電難和續航里程焦慮問題。

        9 月 30 號晚和 10 月 1 號當天,缸哥接連收到三位開電動汽車的朋友的吐槽:

        朋友 1(特斯拉 Model Y 車主):"30 號下班就開始從廣州出發,堵了很久才出廣州,空調不敢開太猛,怕電量撐不到目的地,我看塞車進服務區要排隊很久,進去充電是想都不敢想,買電車的人要慎重。"

        朋友 2(比亞迪漢 EV 車主):" 我行程比較遠,從廣州出發去長沙,在廣州或廣州周邊的服務區,充電樁都是爆滿的,中途的一個服務區,有個充電車位空著,我趕緊開進去,結果發現充電樁是壞的,白高興一場。"

        朋友 3(小鵬 P5 車主):" 因為時間比較趕,出發時只有 80% 左右的電,開了 4 個小時后撐不住找充電樁,發現很多服務區只有 3-5 個充電樁,排隊等,一等就差不多一個小時,這服務區的充電樁就不能裝多幾個?"

        如果你身邊也有開電動汽車的朋友,不妨也聽聽他們在服務區充電的體驗,如果你本身就是電動車車主,那么你是否也感同身受?

        服務區充電樁的矛盾:平時用不完,節假日不夠用

        大家發現沒有,高速服務區充電樁的數量通常都不多,大致就是 5-10 個不等,有些規模較小的服務區,充電樁甚至只有 2-3 個。

        缸哥也咨詢過服務區工作人員,他們表示:" 別看現在節假日充電車輛那么多,平時就這幾個充電樁都用不完,閑時甚至有一半數量的充電樁處于閑置狀態,正是這個原因,服務區不會安裝太多充電樁。"

        " 閑時用不完,忙時不夠用 ",或許是對高速服務區充電樁狀態的最好概括,并且我們別忘了,節假日與工作日相比,節假日占據的比例是絕對少數。

        但今年的情況與往年有所不同,隨著新能源車銷量的急劇上升,電動汽車出行的比例也在逐步增大。

        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 1-8 月國內新能源車銷量達 326.3 萬輛,滲透率為 25.2%(去年全年銷量為 298.7 萬輛,滲透率為 14.8%)。

        今年僅僅是前 8 個月的數據,已經大幅領先于去年,這也可以解釋為何高速公路上電動汽車的 " 能見度 " 越來越高。

        面對服務區充電難的問題,也有地方選擇 " 臨時加樁 ",例如湖南高速就在 9 月 29 日集中投放了 262 個充電車位應急。

        事實上,在廣東這樣汽車保有量大、人口數量大,又有著 2 個一線城市的大省,更應該考慮在車流量大的高速服務區 " 加樁 "。

        如何解決電車跑高速的 " 焦慮 "?

        如今大部分電動汽車的續航在 400-600 公里左右,加上一些雜七雜八的因素,比如駕駛習慣、空調溫度和風量、車速、車輛載重等,實際續航只會更少。

        要解決電車跑高速的焦慮問題,概括起來有兩大要點。

        其一就是上文說到的增加服務區充電樁,而且是考慮大幅增加,畢竟新能源車的銷量,這兩年可是成倍增長。

        有一部分持幣觀望電動車的消費者坦言,不下單就是因為想到基礎設施建設還沒跟上,并且自己本身也是在四、五線城市生活,充電樁數量會大大影響用車體驗。

        其二是從產品的角度,也就是提升電動汽車的充電速度和電池續航,等哪天主流的充電速度能控制在 30 分鐘以內、主流電池續航能達到 1000 公里,那么跑高速的續航里程焦慮就自然會大大降低。

        現如今,市外游、省外游越來越流行,要想出趟省,續航不夠長的話,就始終避免不了要進服務區充電,這時就算有充電樁立馬能用,等充滿電也至少要花費 30 分鐘以上,相比于燃油車加油來說效率還是低。

        當然了,動力電池的創新升級也一直未停下,例如寧德時代的麒麟電池,系統能量密度達到 255wh/kg,體積利用率達到 72%,續航里程可輕松突破 1000km。

        等這類電池得到普及,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焦慮便會大打折扣,做好 " 準備工作 " 后,長途出行也不擔心要進服務區 " 湊熱鬧 "。

        大家不妨猜一下,高速服務區增加充電樁和續航 1000km 級的電池普及,哪個速度更快?哪個更直接有效?

        即便有續航焦慮,買電車也不后悔?

        寫這篇文章之前,缸哥也在網上搜羅了一下類似車主的意見,與往年不同的是,他們之中的很多人只是吐槽充電樁少、車流量大,但卻很少提及 " 后悔買了電動車 "。

        記得在 2020 年、2021 年的時候,關于服務區充電難內容的評論區,都會有一大幫車主瘋狂吐槽后悔買了電動車。

        不難發現,電動汽車確實是 " 潤物細無聲 ",它既改變了我們的用車習慣,也改變了消費者的買車觀念。

        有句話也說得很對:開過電動汽車之后,就再也回不去燃油車了。

        想想也不奇怪,除了續航里程焦慮之外,電動汽車的設計、智能、動力、空間、能上綠牌等方面都有著不小的誘惑力,并且電動汽車的有些優勢,是傳統豪華車不具備的。

        即便如今仍有不少人在罵電動汽車,但銷量數據是不會騙人的,近兩年新能源車銷量的躍進式上升,早已說明了國人的錢包很實誠,這趨勢不可逆轉。

        缸哥倒是覺得,如果長途出行對于你來說是剛需,那么不妨考慮一下插電式混動車型和增程式車型,它們往往有著純電車的特性,又沒有續航里程焦慮,是比較成功的 " 過渡品 "。

        如果你已經是電動汽車車主,那么假期出行前建議充滿電,提前規劃好路線和中途補能的節點,以免陷入 " 進退兩難 " 的境地。

        往期精彩:

        覺得文章不錯,微信掃描分享好友

        掃碼分享
        龚玥菲无码

          <noframes id="1177v"><form id="1177v"><nobr id="1177v"></nobr></form>

          <noframes id="1177v">

            <noframes id="1177v">

            <noframes id="1177v">
            <em id="1177v"></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