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段斌 記者 盧河燕)9 月 28 日,2022 年長江江豚科學考察江蘇段汊江考察結束,執行長江干流江蘇段任務的中國漁政 031、038 兩艘長江江豚科學考察船于 27 日安全返回到鎮江、泰州母港。至此,由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組織的 2022 年長江江豚科學考察江蘇段考察任務圓滿收官。
目擊點位增加,多處喜見 " 母子豚 "
"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 這是唐代詩人許渾在《金陵懷古》中描述南京長江江豚的場景。此次科學考察江蘇段技術組組長,南京師范大學教授、鯨豚類專家陳炳耀介紹:" 從考察情況來看,江蘇段長江江豚給我們帶來了一定的驚喜,一是之前沒有發現長江江豚的地方這次有發現,主要表現在崇明島、泰州等地;二是此次考察中‘母子豚’出現較多,在南京、揚州、鎮江等地都觀測到了,證明野外環境中長江江豚自然繁殖情況良好。"
第一次參加長江江豚科考的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資環室主任、正高級工程師唐晟凱回顧此次科考經歷,感覺既興奮又自豪。" 目視考察時常要面對大風、大浪、眩光等不利環境條件,還要克服長期使用望遠鏡產生的眩暈感。這 8 天里,我觀察到了 10 頭左右長江江豚,一想到這些數據將被記入歷史,既興奮又自豪。"
長江江豚生活環境好轉
長江江豚的回歸離不開周邊水域生態環境的改善。長江江豚平時多在沙洲洲頭或洲尾、江湖交匯水域、汊江水域或近岸水域活動覓食,受棲息地水域生態環境影響較大。從考察情況來看,目視考察隊員每天都能發現江豚浮出水面,但受周邊水域環境、覓食環境等因素影響,分布密度各不相同。
" 給我感觸最深的是長江的生態環境變化。" 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王克雄感慨地說," 國家實施長江大保護以來,長江兩岸的生態環境有了明顯改善,我們在南京潛洲江段同時看到了 7 頭左右江豚戲水,說明這段的棲息地保護成效明顯。另外,以往科學考察期間江上有很多漁船,水下還有網具,科考船經常出現通行難的問題現在江上暢通了很多,切身感受到長江禁漁帶來的改變。"
中國漁政 031 科考船船長仇國祥 4 年前還是漁民。"8 天科考,每天平均航行 10 個小時,第一天在南京三橋到五橋之間看到幾頭,在南京漁政碼頭、鎮江、靖江、南通都看到了,在鎮江江豚保護區看到十來頭,在南京新生洲看到十幾頭。長江水質好了,漁業資源豐富了,長江江豚的食物就多了。"
沿江多地協調保障科考
此次科學考察,江蘇的組織保障給科考隊留下深刻印象。" 與前三次科考相比,還有一個明顯的感受就是相關部門的重視程度前所未有。" 王克雄是第四次參加長江江豚科學考察,"8 天時間的科學考察,沿江漁政、海事部門在不影響科考的前提下,采取接力的方式遠距離護航。各地在物資保障、船艇準備等方面都非常給力,讓科考隊員們倍感溫暖。"
這次科學考察由農業農村部長江辦牽頭組織,啟動活動主會場設在南京。此次科考活動江蘇段的總指揮、省農業農村廳漁業處三級調研員董曉平介紹," 其實,科考的籌備工作從 3 月份就開始啟動了,但受各地疫情變化影響,推遲到 9 月份開展。" 這次科學考察,既是長江十年禁漁以來的首次,也是江蘇省機構改革以來省農業農村廳承擔的首次科考,多次召集沿江八市部署任務、溝通細節、模擬推演,就是要全力保障好、服務好科考隊伍。 科考船每到一處,都有當地漁政、海事部門執法艇護航保障,9 月 23 日下午 2 點左右,038 科考船行至滬蘇通大橋附近遭遇江面 7 級大風,蘇州常熟 32400 漁政船靠近護送至就近避風港???,等到風速變小后順利停泊南通褲子港碼頭。
" 科學考察并不是一直都風平浪靜,9 月 25 日下午我們還經歷了短暫的小雨,科考隊員臨時用紙盒搭建了電腦‘防雨罩’,克服困難確??茖W考察順利進行。"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漁業處劉小維介紹。
期待更多 " 微笑天使 "
天然的水域環境、豐富的漁類資源、優良的水質、盡可能少的干擾,是長江江豚棲息繁育的秘訣所在。
" 一直以來,江蘇都十分重視長江江豚保護工作,把加強長江江豚保護工作寫入《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加強長江江蘇段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江蘇省重點流域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方案》,為推進長江江豚保護提供保障。"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張建軍指出,長江十年禁漁以來,江蘇持續完善聯合執法機制和監管體系,水生生物資源初步得到有效恢復,為長江江豚的休養生息、代際繁衍創造了優厚的自然條件,提供了豐富的天然餌料。目前,江蘇的南京和鎮江都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長江江豚棲息地,相關單位和協會持續開展長江江豚保護和科普宣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 南京棲息的長江江豚數量已呈現逐步上升的趨勢。" 南京江豚保護協會秘書長姜盟表示,南京是全國為數不多的在市區可以看到長江江豚的城市。在南京,長江江豚呈聚集型分布,主要分布在子匯洲與子母洲交匯處、南京長江大勝關大橋、江心洲以及潛洲附近。尤其潛洲是長江江豚經常出沒江段,市民在江邊散步時經??吹?。此次考察,隊員們欣喜地在多處看到了長江江豚群,汊江考察中也邂逅了 " 微笑天使 "。
鎮江長江豚類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王召根介紹,近兩年,長江鎮江段日常監測發現江豚的頻次有了明顯增加,特別是多次拍到江豚嬉戲捕魚和母子豚伴游的高清影像。在鎮江,長江江豚主要分布在保護區、揚中雷公島、五峰山和世業洲附近水域。
水域生態環境的改善、水生生物資源的恢復絕非一日之功。" 這次江豚科學考察江蘇隊的平均年齡只有 32 歲,他們有科研院所專家、也有在讀的大學生,還有江豚保護志愿者。" 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漁業處處長姚蕾介紹," 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大家迅速凝聚在一起,南京在第一時間落實碼頭???、組織協調等任務,有關單位迅速成立黨建聯盟,讓黨旗飄揚在考察一線。8 天時間里,大家學習知識、交流業務,最重要的是進一步堅定保護長江江豚的決心,讓這件有意義的事接力傳承下去。" 期待能看到更多它們的笑臉,見證更好的長江。
(編輯 蔣文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