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日,萬物云開盤破發,跌幅一度擴大至 14.79%。截至 9 月 29 日收盤,萬物云跌 6.79%,報 46 港元 / 股。
目前萬物云總市值 536.88 億港元,在港股物業板塊中排名第二,超過行業龍頭碧桂園服務的 391.96 億港元,僅次于華潤萬象生活的 673.34 億港元。
公開信息顯示,萬物云前身為萬科物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0 年。萬科于去年 11 月公告,擬分拆其萬物云在港交所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股票并上市。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按基礎物業管理服務收入計,萬物云于 2021 年在中國物業管理服務市場中排名第一,占有 4.28% 的市場份額。截至二季度末,萬物云住宅物業在管建筑面積約 7 億平方米,在管物業數目為 3035 個。
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在萬物云上市儀式上,重申其 " 不在意短期估值,更在意長期表現 " 的觀點。
郁亮表示,1993 年萬科發行 B 股,正好碰上市場最高點,七年之后 B 股股價才回到當初的發行價,一大批投資者被套在其中,那七年的壓力和煎熬,讓我記憶深刻。因此我們并不在意上市時點的估值高低,更在意它未來的長期表現。這次萬物云上市,獲得很多投資者的支持,其中包括一些長線價值投資人,站在新起點上的萬物云,將會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郁亮還稱,相信萬物云團隊將會全力以赴,時間會證明萬物云的價值。
萬物云董事長朱保全,也在公司官方微信公眾號 " 大寶專欄 " 發文:" 感恩王石、郁亮兩位主席為企業樹立的價值觀,從 2202 到 2602,萬科陽光健康的文化將代代相傳。"
公開信息顯示,朱保全持有萬物云 2000 萬股股份,按收盤價算,其身價約 9.2 億港元。
根據招股書,上市前,萬物云的持股員工有 394 名,合共持有 7000 萬股股份,占 IPO 完成后已發行股份的 6%,按收盤價算,人均身價約 817 萬元。
萬物云本次全球發售約 1.17 億股,發行后總股本增加到 11.67 億股,母公司萬科持股比例約 56.6%,仍為萬物云控股股東集團。
萬物云此次發行凈籌資額約 56 億港元。公司稱,將把 IPO 所得款項用于擴大業務、實現規模效益及創造新收入機會;投入 AIoT 及 BPaaS 解決方案的開發;收購增值服務提供商及行業上下游供應鏈服務提供商的大多數股權;吸納及培養人才;以及運營資金和一般公司用途。
作為物業管理服務提供商,目前萬物云主要涉及三大業務板塊:社區空間居住消費服務,對應萬科物業和房屋租售品牌 " 樸鄰 ";商企和城市空間綜合服務,對應商企寫字樓物業服務品牌 " 萬物梁行 ";以及為提升服務能力和效率的 AIoT 和 BPaaS 解決方案服務。
從收入結構來看,萬物云還在賺 " 辛苦錢 ",收入仍然主要來自于傳統的物業服務。
盡管萬物云在招股書中強調,公司與競爭對手的區別在于,公司提供 AIoT 及 BPaaS 解決方案為企業及機構客戶提供有形價值并創造新增長動力的能力。但目前這部分收入為萬物云總收入的貢獻占比還非常低。
萬物云在招股書上努力為自己貼上 " 科技 " 標簽,但相比于物業管理服務,萬物云的科技屬性依然不明顯。
去年萬科宣布擬分拆萬物云時,郁亮曾表示,萬物云估值有望達到千億。但如今,錯過了物業股最佳上市時期,又恰逢港股低谷,萬物云的估值遭遇了大幅縮水。
物業股的 " 科技故事 " 不好講,萬物云還需要時間來向資本市場證明自己的科技實力。